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报道(三)|守土尽责 全面筑牢土壤安全“防护网”
2021-04-06 20:03:04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 编辑:徐霞 |          浏览量:2000

站在海拔452米的东湖圩镇神农汤泉的油茶基地顶峰,向下俯瞰,一排排油茶树织成一幅幅错落有致的“绿色地毯”,镶嵌在自然起伏的梯形设计中,俨然一幅满眼青翠、茶长莺飞的优美画卷。然而谁能想到,脚下这座点上成荫、线上成景、面上成林的五千亩油茶生态园,原本是一座“山上炮声隆隆、山下车轮滚滚”的高山煤井集中之地呢。如今,在耒阳矿区的每一处,都可以欣赏到满眼的新绿,昔日的“乌金重镇”已被今日的“青山绿屏”所取代。东湖圩镇神农汤泉的华丽转身,正是我市治土有方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目标,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从完善推进机制、实施调查监测、防治源头污染、推动管控修复等方面综合施策,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实现了“从零起步”向“面上推开”的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垃圾围城”已经成为发展之痛,在处理过程中如果被简易地堆放或填埋,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体的污染。去年,我市持续扎实开展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启动垃圾焚烧发电厂主体建设,推进南京垃圾填埋场改造任务,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同时,我市全面开展农用地土壤状况详查及土壤污染地块详查工作,进一步掌握当前土壤污染状况,完善农用地、工业用地分类管控制度,强化未利用土壤保护,为下一步土壤污染管控打好基础。

2020年,我市规范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完成18万亩以上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及3万多亩重度污染耕地严格管控防治工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以上;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整治农村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41处。

除此之外,我市还持续巩固重金属污染防治成果,进一步开展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和污染地块的治理管控,去年,全市开展了第五轮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完成华乐锰业、阳光再生、海通有色3家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地块整治,切实消除我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安全隐患。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但要治得了,更要管得住!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非煤矿山开采整治,严厉打击仁义、导子、黄市等地区非法开采洗选锰矿、钨矿、油泥、大理石等行为,严格控制林地、草地、园地的农药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并大力推动植树造林、植被恢复,2018年造林4.45万亩,2019年造林4.9万亩......森林覆盖率逐年提升,全市森林蓄积量从5年前的174.75万立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214.5万立方米,增加了39.75万立方米,增长22.75%,一大批水土流失及山体裸露区域得到治理,特别是国家长江办交办的蔡伦竹海森林公园生态环境问题的完成整改,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肯定。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久久为功,更需要全民参与,共同努力。”衡阳市生态环境局耒阳分局局长李清河告诉记者,每年“6·5”世界环境日,我市都会以此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利用广播、墙报、媒体网络等载体宣传环保知识,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社会上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2016年以来,全市共发放环保宣传册20000余份。

伴随着一项项生态环保措施的落实,千年古县重焕蓬勃生机,再现美丽画卷。(记者 袁成龙)

责编:徐霞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要闻
综合
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